孤本重现 万部新晋珍贵古籍:非接触式书刊古籍扫描仪
“请问,哪一行是书名?”普查一开始,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把人难住了。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南方一家县级图书馆的普查员,他介绍,在县级图书馆里, 很少有学习历史、古汉语或文献学等古籍相关*的馆员,普查古籍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2007年的统计,在古籍普查开始之初,全国各级图书馆中的古籍保护人员不足100人,有古籍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员不足500人。而他们要面对的是当时所知的890多家收藏有古籍的单位。
一把尺子、一部相机、一台非接触式扫描仪和几本工具书,这就是古籍普查所需要的工具。工具倒不多,可要真的查清楚,又不那么简单。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初制定的普查表格长达16页,共50多项,细看这些项目,古籍的开本尺寸、版式、行款、钤印、装帧形式,每一篇序和跋的核心信息,以及哪一页有破损,破损是酸化还是虫蛀,又破损到了什么程度,均要一一记录在案。此普查表可以详细呈现出一册古籍的文物属性、艺术属性和文献属性。可这么多*的普查项目让很多缺少*人才的图书馆束手无策,各级古籍保护中心只得手把手培训人才。
“就算是熟练工,一般一天也只能普查登记五六种古籍。”北京古籍保护中心一位普查员介绍,其中*令新老普查员头疼的就是判定“版本”。原来,中国古籍有个特点,通常没有现在图书的版权页。本来,古代刻印典籍一般会在卷首有“牌记”,会记录刻印的时间等基本信息,但在流传过程中有的遗失了,有的则是被书商故意拿掉,模糊图书的年代信息以谋利,让后世之人难以为古籍断代。要想断得清楚古籍的年代,不仅要有深厚的古文功底,能通读古籍的序和跋,从中找到有用的年代和人物信息,还得熟悉历史上各个年代典籍的通行尺寸、行款和装帧风格,甚至对各年代的纸张特点、用墨特点都非常熟悉,才不会张冠李戴,而这绝非一日之功。曾有一家基层图书馆,由于普查员实在断不出古籍的年代,就干脆统一“判定”为宋刻本,令人啼笑皆非。直到2012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普查表格简化为6项必填和7项选填,降低了所填信息的难度,才使古籍普查得以全面展开。
古籍,除了抄录出的抄本以外,都是发明印刷术的中国人用刻本、活字本、木版水印本等印出来的,中国印刷术及其书版,应该说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某些国家印本书籍的“母亲”,而印刷制版工匠则是它们的“姥姥”。
中国纸寿千年,好纸还不止千年。图书在图书馆等处受到保护,一般说可保无虞。可是,书版是极容易蠹蚀的。我因工作需要就曾存有一块书版供课堂上展示用,因保管不善,现已蠹蚀成粉末状。各种铜、木、瓷、泥等活字,以及饾饤版,保存难。全国现存各种书版究竟有多少、保存现状如何,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现在市面上书版交易活跃,有的抬高到十几万元一块。如听任流失,后果堪虞。我建议,应迅速开始书版的普查,改善其保管条件,并由专人立即编目。
我国传统印刷术的传承在于工匠,他们是古籍的“姥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现在应该培养能熟练操作刻字、印刷、装订的新一代工人,不能断档!还得大力培养和扶持懂得中国土法造纸、制墨等技术的工匠。培养的方式,就是让他们有活儿干,在工作中培养与锻炼。
珍藏的历史书刊、古籍扫描是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将书刊和古籍变为可随时查阅共享的电子影像资料,是档案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那就让book2net非接触式古籍扫描仪来帮您吧。
book2net书刊扫描仪:
1、非接触式扫描,无需担心脆弱的书籍和纸张,保护古籍。
2、led冷光源,保护古籍的同时提共高质量扫描。无紫外,无辐射。
3、垂直点对点扫描技术,一次性成像,高质量再现古籍原貌。
4、3亿次快门,使用寿命超长。
5、左右互降书稿台落差范围0-12cm,适用于扫描各种厚度的图书、古籍保持扫描台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希望利用book2net把一些珍贵的古籍,进行扫描后,可以让人共享珍贵的历史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