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档案数字化的意义
历史档案年代久远,内容洪泛,历经辗转和磨难,留存不易,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其珍贵性、特殊性、复杂性绝无仅有!
历史档案数字化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基础工程,跨越档案管理、历史研究、文物保护、信息科学等多系统、多学科,是档案界、史学界、文物及信息行业普遍关注的大事。二、历史档案的特性
1、数量巨大
在传统的档案存储介质中,历史档案的数量*为巨大。
2、状态复杂
历史档案因为存续时间较长,大小、厚度、质地不一,很多档案都具有“薄、毛、黄、糙、脆、杂”的特点。
3、价值高昂
档案决定了档案的珍贵性,尤其是一些历史档案,如古籍善本,需要以文物的视角来看待。
三、历史档案数字化的要求
“安全第一、质量为上、保证效率”是历史档案数字化的基本原则。
1、安全第一
指在数字化加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保障实体档案安全”为第一要素,因为历史档案兼具档案和文物的双重属性,必须在工作过程中保证“不丢失、不损坏、不混乱”。
2、质量为上
指在数字化加工过程中要一次性保证“成果数据质量”符合技术标准,满足利用和仿真两方面要求。
3、保证效率
指在数字化加工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流程、统一规范、强化管理,在“保障实体档案安全”和“成果数据质量”的基础上,使得整体数字化加工工作高效稳定的运行。
四、历史档案数字化的设备
“历史档案数字化设备” 和“现行档案数字化设备”的选择要求上是不同的。根据历史档案的特性和数字化要求,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在相关设备的选择上,提供以下经验供各位同仁参考。
类型 |
高速平板扫描仪 |
历史档案的特性决定其数字化设备只能选用平板扫描仪或非接触式扫描仪,而不能够选择馈纸式扫描仪。 |
零边距规格 |
标准零边距(小于2 毫米) |
非标准零边距扫描仪或非接触式书刊扫描仪在扫描成册档案时无法采集到中缝部分的有效信息。 |
光源技术 |
CCFL(冷阴极灯管)或led |
技术成熟,色温稳定,色彩还原度较好,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扫描仪;使用寿命较长,约5000小时,可连续使用3年。 |
光源数量 |
双光源 |
景深大,扫描影像清晰度高、色彩还原度好。 |
扫描速度 |
单程≤3秒/页 |
历史档案数量巨大,在保证扫描影像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较高的加工效率,因此扫描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需特殊说明速度指标必须是在“彩色、A3幅面、300dpi” 模式下测算,因为这是历史档案数字化的标准扫描参数。 |
机械构造 |
横掀上盖、有阻尼技术 |
横掀上盖符合加工员操作习惯;阻尼技术可使上盖悬浮,加工员双手操作档案实体,高效便捷;强力密封可防止机器内部进尘,影响图像质量。 |
扫描幅面 |
≥A3 |
A3幅面,少数用到A2幅面。 |
扫描元件 |
CCD |
扫描元件有CCD、CIS、CMOS,其中CCD发展时间较长,技术*成熟,其扫描品质*好。 |
光学分辨率 |
600×1200dpi |
历史档案数字化光学分辨率的要求一般是300DPI,不会超过600DPI。 |
色彩位数 |
输入48位、输出24位 |
标准要求 |
标配软件 |
档案数字化加工系统 |
软件保证加工效率和质量 |
售后服务 |
一个月内免费换 |
历史档案数字化需要扫描仪设备适应“长时间、高强度、连续不断使用”的要求,因此良好的售后服务支持是对数字化工作的有力障 |
推荐设备:零边距扫描仪A300、非接触式扫描仪kiosk |
五、历史档案数字化的流程
整体加工流程包括档案接收、清点核对、目录录入、扫描前处理、档案扫描、图像优化、图像质检、图像存储、图像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档案归还等11项内容,以下几方面需要重点说明:
1、为保证实体档案安全,档案交接必须清点,档案操作必须有标准规范,档案离卷必须有替代单据。
2、扫描前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包括清点、除尘、修补、展平、去霉等,工作人员需要有档案修复的知识和经验。
3、原始扫描影像一般要求不进行优化处理,保持原始影像信息不变,因此对扫描岗位的工作要求较高,扫描图像偏度不得大于1度,同时要符合不同文种档案的顺序要求。
4、质量检查项目繁多,包括图像的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图像畸变等。
5、在整体数字化工作流程中,能够通过优化软件系统来提升效率或替代人工操作的方面,一定要不遗余力的开展研发工作,其结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